2021二十四节气表

芒种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。太阳赐予地球能量,做好了时忙时闲的绝妙安排,考验着农人的“时间管理”,芒种时节,对于北半球的中国内地来说,是一年农事最繁忙的季节,堪称古人的“九九六”。

天闲少时月,五月人倍忙

芒种的“芒”字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芒种的“种”字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“芒种”二字谐音,表明一切作物都在“忙种”了。所以,“芒种”也称为“忙种”,农民间也称其为“忙着种”。“芒种”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。左河水的《芒种》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“艳阳辣辣卸衣装,梅雨潇潇涨柳塘。南岭四邻禾壮日,大江两岸麦收忙。”

忙里偷闲,青梅煮酒

煮梅。在南方,每年五、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,三国时有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的典故,原文就是“盘置青梅,一樽煮酒”。是指一边用青梅当做下酒菜,一边品尝着煮过的酒,谈古论今,笑看风云。

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,具有净血、整肠、降血脂、消除疲劳、美容、调节酸碱平衡,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。但是,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,难以直接入口,需加工后方可食用,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。

除此以外,芒种习俗还有:送花神。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。芒种已近五月间,百花开始凋残、零落,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,饯送花神归位,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,盼望来年再次相会。

芒种习俗

每到芒种时节,种完水稻,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,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。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状,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,作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、村民平安。

打泥巴仗。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,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。当天,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,集体插秧,边插秧边打闹,互扔泥巴。活动结束,检查战果,身上泥巴最多的,就是最受欢迎的人。

水国芒种后,梅天风雨凉

芒种期间,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,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。6月份,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,都有出现35℃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,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。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℃左右,如果是在雷雨之前,空气湿度大,确实是又闷又热,需要预防中暑、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。

饮食方面宜以清补为主。 一是顾脾胃, 少寒凉。夏季雨量增加,天气既热又潮湿,易出现疲乏无力、睡眠不佳、胃口差、消化能力下降等不适表现,称为苦夏。中医认为,若贪吃冷饮,此时脾胃很容易“受伤”。过于寒凉易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,而且寒凉的饮食会刺激胃黏膜,诱发胃肠出现痉挛、腹胀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所以此时应注意护理脾胃,宜适当增苦,避免过食寒凉食品。 二是避免过多食肉,多吃谷菽菜果。元代医家朱丹溪主张“少食肉食,多食谷菽菜果,自然冲和之味”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饮食“常宜轻淡甜之物,大、小麦曲,粳米为佳”,并说“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,多食饭”。夏季由于天气闷热,消化能力有所下降,故芒种时节,饮食宜清淡、质软、好消化,不可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,可适当吃些粳米、红米、红豆、绿豆、小麦、大麦、粟米、苡仁、扁豆等甘淡平补之物。饮食烹调和菜蔬炒制中也不宜添加过多食盐、食糖以及辛辣调料,以免影响食欲、消化。 三是吃苦饮酸。一般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功效,所以芒种时节可以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,例如苦瓜、莲子、芥蓝、荞麦、生菜、苦菊等,正所谓“苦夏食苦夏不苦”。而酸味食物具有生津、敛汗的作用,由于在夏季食欲不佳,又多汗,适当增加一些酸味的食物如乌梅、山楂、柠檬、葡萄、草莓、番茄之类的食物,有生津、止渴、开胃的作用。 四是补钾防打盹。夏季气温升高,空气中湿度增加,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,即“热蒸湿动”。闷热、潮湿的天气容易使人乏力、犯困,多吃些富含钾的食物,如荞麦、玉米、大豆、香蕉、甘蓝、莴苣、毛豆、苋菜等,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。

种亦有收,忙而不茫

在遥远又长久的农耕文化中,古人几乎严格的恪守24节气表来耕作、生息、繁衍,错过时间节点,很有可能就是一场颗粒无收。但这也说明了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,这是芒种的节气智慧,也激励着我们要在熬过劳作艰辛后,静待探索、收获,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,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

就算是远离农耕的现代生活,我们也拥有自己的“芒种”时间,珍惜人生的“芒种”,跟随时间节律,劳作有时,收获亦有时,忙碌而不迷茫。丰收过后,种子回归土壤,生命开始轮回,而人生也将开启新的阶段。24节气的智慧让我们在天赋意境中学会感恩,感悟人生;在泥土的气息中品味人间烟火;引导我们积极、上进、拼搏,感受自然节律,以敬畏之心,顺应自然引导,忙而不茫,忙而不盲。这是节气赋予我们的智慧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。